近日,美国“The Drive”网站“Warzone”板块援引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独家报道,突然炒作起了中国试射“部分轨道轰炸系统”的消息,根据这家媒体和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的报道,中国曾经使用某型“运载火箭”,实施了一次所谓“部分轨道轰炸系统”的试验。
尽管此次试验的打击精度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,但无疑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和战术意义,文章最后以惊悚的口吻宣称,在中国装备的“部分轨道轰炸系统”面前,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(BMDS)将因为主要防御方向面向北方、在其它方向的态势感知能力非常薄弱,而导致对这种新质战略打击力量毫无预警和组织拦截的能力。
实际上,在10月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,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已经对所谓的中国“试射部分轨道轰炸系统”的消息进行了反驳,赵立坚明确指出:据了解,此次试验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试验,用于验证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,这对于降低航天器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,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。世界上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类似实验,航天器返回前分离的是航天器配套装置,将在陨落大气层的过程中烧毁解体,落于公海海域。中国将和世界各国一道为和平利用空间造福人类共同努力。
什么是“部分轨道轰炸系统”
虽然这一消息很快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辟谣,但相信大多数人心里还是懵逼的:什么叫“部分轨道轰炸系统”,这是哪位大神给它起了一个如此拗口的名字,该系统的优势和劣势究竟如何,美国人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炒作起了这件事,所谓的“部分轨道轰炸系统”,未来是否符合中国核力量建设的需要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