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读书的时候,都会从课本上学到马六甲海峡这一条世界最为繁忙的航路之一。
从地理上来说,马六甲海峡处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,全长大约1080公里,它位于赤道无风带,全年风平浪静的时间多,而且海峡底质平坦、水流平缓,适宜船舶航行,年复一年,日益增多的商船让其成为了全球重要的航道之一。
许多人都知道“马六甲困局”,即似乎有一种共识,就是由于我国是马六甲海峡的“主要使用国”,切断马六甲海峡,就能切断我国的“海上生命线”,给我的能源安全带来巨大隐患。
但近年以来,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际格局的发展,越来越多人指出,马六甲困局实际上是一个不值一提的“伪命题”,事情是这样吗?
中国的“海上生命线”
众所周知,马六甲海峡是东亚中日韩三国非常倚重的航运通道,数据显示,各国每天都要至少超过300艘油轮、舰船从马六甲海峡通过,连同东亚三国与世界各国。
而我国更是马六甲海峡的主要使用国,在高峰时期,我国对外贸易总运输量的85%都通过马六甲海峡运送。
更重要的是,马六甲海峡还是一条便捷的能源通道,一份2017年的数据显示,我国有80%的进口石油都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进行运送,因而许多人将马六甲海峡称之为中国的“海上生命线”。